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,具有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,具有人文素质、国际视野、创新意识、创业精神、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,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、管理、策划、咨询、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、复合型人才。
二、培养规格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,接受旅游管理思维和旅游管理技能的训练,兼顾酒店理论与方法的培养,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,形成良好的旅游管理人员的素养,具备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本能力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1.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掌握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;坚持党的基本路线,具有科学的世界观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高尚的道德品质;
2.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,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各种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;了解旅游管理的理论前沿、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,具有较强的旅游管理素养;
3.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,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;掌握管理学、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,具备良好的旅游管理素养和从事旅游服务的基本能力;
4.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,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;具有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,并达到相应的普通话水平;掌握文献检索、计算机操作技术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,并达到规定的等级;
5.具有适应社会、获取知识、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,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;
6.具有一定军事基本知识、健康的体魄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。
三、学制与学位
学制为四年。学生毕业时符合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基本要求,修满规定的学分数,毕业论文答辩通过,且符合符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》和《凯里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办法》的有关规定者,授予理学学士学位。
四、总学分及计划学时分配
课程性质 |
课程类别 |
总学时 |
占总学时比例 |
总学分 |
占总学分比例 |
理论 学时 |
实验 学时 |
其他实践 |
小 计 |
理论学分 |
实验学分 |
其他实践 |
小 计 |
必 修 课 |
通识教育必修课 |
466 |
32 |
274 |
1564 |
70.2 |
31 |
1 |
13 |
94.5 |
57.7 |
学科基础课 |
440 |
96 |
0 |
27.5 |
6 |
0 |
专业核心课 |
192 |
64 |
0 |
12 |
4 |
0 |
选 修 课 |
通识教育选修课 |
128 |
0 |
0 |
664 |
29.8 |
8 |
0 |
0 |
41.5 |
25.3 |
专业方向课 |
144 |
168 |
0 |
9 |
10.5 |
0 |
专业任选课 |
160 |
64 |
0 |
14 |
0 |
0 |
课内教学(包括理论教学和课内实践、实验教学)小计 |
1804 |
114.5 |
69.8 |
*独设实验教学小计 |
424 |
21.5 |
13.1 |
集中实践性环节小计 |
936学时(39周) |
26 |
15.8 |
素质拓展(课外)小计 |
2 周(48学时) |
2 |
1.2 |
实践教学共计 |
1408学时 |
49.5 |
30.1 |
合 计 |
3212学时(2228+984) |
164(136+28) |
说明:1.教师教育必选课计入专业方向课,选修课计入专业任选课;
2.集中实践环节和素质拓展每周折算为24学时;
3.表中部分栏目是根据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采集需要设计,有部分数据重复。
五、主干学科
工商管理、经济学
六、核心课程
旅游学概论、旅游经济学、旅游规划与开发、旅游市场营销、旅游心理学、酒店管理概论、旅行社管理、旅游财务管理、现代服务业管理、旅游情景英语等。
七、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及基本要求
参照教育部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》(2012年),结合专业实际及实践教学周安排,所制定得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如下表(见附表。
八、教学进程计划